公司介紹
緣起緣滅後的再起
2012年農試所生技組人員邀約丁騰漳先生合作開發攜帶型蔬果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光度計(SL-1569),並與應動組合作案承辦人員認識,鑒於儀器商業發展需求,2013年3月駟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後又有檢測試劑耗材的搭配需求,2014年9月駟丞科技有限公司以1200萬元標得「農試所蔬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產銷授權專屬技轉案」並將公司更名為駟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據技轉合約內容要求,得標廠商初期必須進駐農試所育成中心至少2年,進駐期間配合農試所有關輔導作業,於此期間,公司逐步發覺該項技轉案的實質效益與市場預期相差甚遠,與原本所知的藍海市場和技術唯一性完全不同,其中又產生諸多問題和疑慮,(以上可以參考2018年9月19日上下游記者蔡佳珊的有關報導,此新聞的報導讓記者蔡佳珊小姐獲得當年專題報導獎優勝)。相關新聞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one/bioassay-patent-fraud/
2015年時任農試所的所長介紹他在中興大學的指導教授(宋X民)給公司認識,該教授隨即牽引親友入股公司參與公司經營,並由該教授擔任公司董事長。2018年公司大股東經營想法與公司創始人理念不合,丁騰漳先生退出公司,駟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吾酶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於原公司放棄原名,經由經濟部核准,「駟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新再掛名成立,計畫以多元經營的方式發展。
時間是最好的透視鏡,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諉過的人和裝睡一樣,永遠叫不醒;徒有高學歷和金錢的人,為人的品性道德不一定高;在領教之後,我們還是忠誠於初衷。
淺談~綠盾農產快速檢測(RBPR)
- 綠盾農產快速檢測(RBPR)多年以來一直由農委會農試所推廣運用在民間蔬果市場上,這個方法的優點就是檢測速度快、成本低廉、操作方法簡單,作為普及化推廣及自主管理作業,確實是值得利用的,缺點就是部份農藥測不到,還有可能因為操作人員手法生疏或是檢測試劑(酵素AChE)敏感度不足,造成偽陰偽陽現象,這也是農委會另一個單位毒物所對這個方法詬病的地方。不管怎麼樣,沒有人會喜歡食用不安全的食品,食品檢測把關做得越多,當然越好。
這個方法在農試所的發展過程中歷時已久,約在1980年代既已開始,中國大陸於1989年12月開始推廣於各地,要了解這個方法的演進由來及確效驗證,有兩本書可以參考,一本是國外verlag chemie出版社於1984年出版的「Methods of Enzymatic Analysis」,另一本是農試所退休研究員梁同庭先生於1990年在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的教科書「蔬菜中农药残毒配套监测技术」。這兩本書對於目前台灣所使用的綠盾農產快速檢測(RBPR)或稱為生化快檢,有很深刻的描述,從養蠅到製劑再到檢測確效等,無一不做涵蓋。尤其家蠅養殖研究中,對靈敏系家蠅的選育及避免長期近親繁殖導致基因弱化等方法說明,均記錄完整,並不如同某公司(X X土)在網站上所說的,是50年前駐台美軍所遺留下的產物,編這個故事不知道依據在哪。
書中記載約在1964~1968年,瑞士就利用蟲體中的乙醯膽鹼脂酶(AChE)進行有機磷類農藥檢測,認定檢測靈敏度高,也許早期環境友善、用藥單純,與今日的環境汙染和用藥種類複雜程度相比,已不可相提並論。1985年農試所退休研究員鄭允先生將家蠅頭部分離出來,經純化凍乾成乙醯膽鹼脂酶(AChE)粉末,因此強化了酵素酶(AChE)的穩定性,運輸和儲存,也因此方便了各地方的公家或私人單位操作使用,時至今日。
經由上述的說明,綠盾農產快速檢測(RBPR)或稱生化快檢,是一個已經蠻有歷史的快檢技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他等同的方法可以完全取代,如果使用單位追求快速把關功能又可自行管控用藥安全及總體成本低價等條件,或許綠盾快檢這個方法是可以利用的。過去在台灣農作物批發市場上或蔬果供應商,使用綠盾快檢的同時也會為自己產品貼上綠盾的貼標,方便消費者識別,這個綠盾貼標當時是農試所的美意,為了各地農作檢測單位簡易使用,所以創始單位並未進行商標註冊,長期以來就形成類似台灣市場上的公共財產一般,至今在相關檢測上使用並不牴觸法規。近期,又是這某公司把「綠盾」註冊成自己公司的商標,這實是其心可議。
在使用綠盾農產快速檢測(或生化快檢)時,為了避免檢測結果失準或是違反農試所有關要求,建議在選擇服務廠商時,應該選擇在相關技術上有較長的工作經驗者或是具有生科背景的廠商,甚至探詢一下口碑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檢測操作雖然簡便,但是對於檢測中樣品和藥劑的反應,不時會有主客觀因素存在,甚至失察的環境因素干擾,豐富的經驗和真正的技術背景比較容易立即掌握問題快速解決客戶困擾。最後,期望大家有機會多認識真正「駟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能力。